春色恰如許,讀書正當時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讀書的重要性,寄語希望青少年學生要養(yǎng)成閱讀習慣,快樂閱讀,健康成長。多年來,南京市將“書香校園”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,作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(fā)展的文化引擎,以“書香浸潤校園,閱讀點亮人生”為核心理念,以“機制引航、硬件筑基、活動賦能”三位一體為推進路徑,讓書香成為校園的精神底色,讓閱讀成為師生的生活方式。
一、以機制引領航向,讓學生成長于閱讀之中
一是突出高位謀劃。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市中小學讀書行動的領導,強化制度設計、目標引領和組織保障,高站位、高標準統(tǒng)籌推進。根據(jù)教育部等八部門《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》等文件要求,印發(fā)《新時代南京市中小學生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經(jīng)典閱讀行動方案》,部署開展“六項行動”,明確將經(jīng)典閱讀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、融入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要求和路徑。
二是聚力融合推進。以南京市入選“世界文學之都”和“全球學習型城市網(wǎng)絡”為契機,以“世界文學客廳”為平臺開展“雞籠山下文學課”,讓“人人皆學、處處能學、時時可學”成為城市新風景。市委宣傳部聯(lián)合市教育局、市文旅局發(fā)布《關于進一步利用博物館資源做好中小學教育實施方案》,聚合全市各級各類博物館館藏資源,創(chuàng)新搭設青少年閱讀“第二課堂”。
二、以書香筑基空間,讓學校建設于閱讀之中
一是裝備升級打造泛在閱讀環(huán)境。南京市近三年每年投入1000萬元支持47所閱讀類裝備示范校建設工作。每所學校致力于讓圖書“走”出圖書館、“走”近學生,配備24小時無人值守的智能圖書漂流柜,班級建設微型圖書館。“南京市圖書館服務平臺”覆蓋全市600余所學校圖書館3100萬冊圖書和校園圖書漂流柜、班級微型圖書館。今年計劃全市80%學校建成“書香校園”、40%學校部署智能化借閱設備,全天候自助借閱。
二是讀物審查把牢閱讀“入口關”。南京市組建由中小學語文教研員、圖書館館長等組成的專家組,制發(fā)近2萬冊的中小學生閱讀推薦書目和169冊整本書閱讀書目。按照“凡進必審”“誰選用誰負責”“誰主管誰負責”三原則,把好選書關、入口關和驗收關。完善進校園課外讀物基本標準,定期開展市級抽查工作,并將檢查結果錄入市級監(jiān)管平臺。
三是測評平臺服務閱讀教學活動。南京市分級閱讀與閱讀評價項目通過“南京市分級閱讀平臺”,根據(jù)學生認知特點和閱讀水平,對圖書進行一至九年級的劃分,形成圖書分級閱讀體系,并通過閱讀測評服務、閱讀課程與教學服務、閱讀素養(yǎng)大數(shù)據(jù)服務,不斷提升“書香校園”建設水平。
三、以活動涵養(yǎng)生態(tài),讓學習發(fā)生于閱讀之中
一是常態(tài)舉辦品牌閱讀活動。每年舉辦全市中小學師生“讀書節(jié)”。先后圍繞“知我南京 愛我中華”等主題,采用名家領讀、師生暢讀、親子共讀等形式,開展幼兒“繪本閱讀節(jié)”、小學生“漢字文化節(jié)”、中學生“漢語活動周”等活動,將讀書與教育教學、課后服務、家校社協(xié)同育人等相結合,引導學生在多讀書、讀好書中立身立人、立學立德。
二是特色開展金陵經(jīng)典閱讀。南京是六朝古都,歷史文化資源豐富。南京市以“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經(jīng)典閱讀”為引領,編寫《知我南京 愛我中華》讀物,分學段推薦18本閱讀書目、推出領讀計劃、推選領讀教師、舉辦教師中華經(jīng)典誦寫講培訓和大賽,基于28所領讀學校,先后走進南京圖書館、六朝博物館等館所,“‘典’亮成長之路”等主題舉辦沉浸式經(jīng)典閱讀展評活動。(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戴興海)